March 19-20 2022
岩場介紹
Bohuslän,瑞典的傳攀天堂,上千條經典的花崗岩裂隙在西海岸展開,隔著斯卡格拉克海峽 (Skagerrak Strait) 與對岸的挪威相望。Bohuslän是較晚近才開發的岩壁,被一群來自哥特堡的攀岩者自1975年發現,這些裂隙在當時被當作是阿爾卑斯攀登的練習場,路線大多經由人工攀登的方式登頂。但不久,受到美國與英國free climbing風氣的影響,Bohuslän醒目的裂隙開始被瑞典與挪威的攀岩者開發,建立起一條條超越當時攀登級數的路線。即使有著上千條質量驚人的裂隙路線,這個岩場一直只有在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的攀登群體中小有名氣,直到2010年Crackholic的DVD釋出後,Bohuslän才在國際攀登界嶄露光芒。上週末是我首次造訪,雖然只去了兩個小岩壁,但我已經深深愛上Bohuslän的路線!
- 英國攀登論壇的資訊 (UKC destination guide): https://www.ukclimbing.com/articles/destinations/bohuslan_sweden-10050
- 瑞典當地的攀登社團 (BKK): https://www.bohuskk.se/
- Crackholic電影 (大推薦,把當地的開發歷史介紹得很清楚)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kS-082GcdE&list=PL20INmLxITE8G7FQa2X69QdctRsogQ14U&index=3
Guidebook
Guidebook是瑞典文,但每個岩場的的概述有英文翻譯。需要注意的是路線難度標記,瑞典有自己的訂級系統,較危險的路線級數後方有額外標記
- R代表Runout
- R/X代表Runout and Extreme: 墜落可能會有嚴重的受傷風險
- X代表Extreme: 墜落的後果可能導致死亡
除了路線標記須注意外,Bohuslän的準則是愈少bolt愈好,所以只要路線上有可以放保護的地方,這條路線就不會有bolt (所以才會有很多runout和extreme的路線存在)。因此這邊大多沒有bolted anchor,但是大部分都可以用樹做acnchor。最後爬完要清裝備,如果不想留sling在樹上,可以top out再走下來。不建議直接將主繩掛在樹上做垂降,因為最後抽繩時,繩子會磨樹皮對樹造成損傷。
p.s. 在Hallinden有個大洞,洞內和周圍有些運攀路線,但是打bolt在當地攀岩群體中,仍然有些爭議。除了那個洞穴周圍,其他地區還是維持著clean ethic的準則。


交通
岩壁分散,需要開車。從挪威的首都奧斯陸開車過去,大概2個半小時,從瑞典哥特堡開車約耗時1.5小時。
NB. 注意各個岩壁的停車規則! 岩場大多位在私人土地內,千萬注意停車規則,免得惹得當地人不開心而讓整個岩壁被禁止攀爬。有些停車場或路段須付費,用以支持當地居民維護道路,這個規則在挪威也非常常見。


住宿
選擇一
Bohuslän climbing club cabin,離幾個大岩場很近,住宿便宜,除了可以睡在屋內通鋪,也可以在外面草地露營或是住在休旅車內。小屋內有廚房可以炊煮,有個舒適的客廳和餐桌,二樓是大通鋪。廁所在屋外,在廁所旁有個小屋裡面放有上鎖的鑰匙以及訓練區。小屋無法預定,先到先有位置,入住採自助式。入住推薦付現金,現金丟入門口的小盒子中,如果真的沒有現金也可以使用銀行轉帳。
- 住在小屋內
- 會員 50 kr/person and day
- 非會員 100 kr/person and day
- 露營/露營車
- 會員 30 kr/person and day
- 非會員 60kr/person and day


選擇二
Häller Klättercamping,就位在經典岩壁Häller旁邊,但價錢稍貴
選擇三
Free camp在Haller myr湖邊
NB. 由於岩場周遭大多是私人土地,禁止在私人土地內露營。如果不熟悉當地狀況,建議還是待在climber cabin或是在規劃好的露營區內紮營。
攀登區域
Day1. Välseröd
- Villskudd (6-) – second celan the gears
非常棒的路線,但是有多處轉折,需要注意延長快扣,否則rope drag會讓你無法完攀

- Rektum Del a.k.a Världens Svåraste 4+ (6-) – Lead
起攀的手指裂隙在一個不太舒服的夾角內,是整段路線的難關,我在放完前兩個cam就墜落了。然後再更高一點的手掌裂隙,因為沒有帶裂隙手套不想塞手,硬是想要側拉,結果又墜落了一次XD 這是我第一次傳攀先鋒墜落,保護點放得都還不錯,有好好接住我 🙂 - En Bökig Historia Inne I Hörnet (6+) combined with the second part of Torsketaket (7+) – second clean the gears
第一段路線就先來個煙囪地形,接著是超級棘手的offwidth,我的岩盔卡在裂隙頂端,頭差點拔不出來😂路線接著往左橫渡,接上Torsketaket棘手的夾角裂隙,腳點很爛。整趟second爬完都快虛脫,真難想像先鋒這條路線… I’m so weak

- Slimline (7+) – Top rope
超級經典的手指裂隙路線! 在Crackholic 33:05分的地方有被提及。top rope勉強把動作都做完,在這條路線上我首次用上了toe jam,在手指裂隙中toe jam還真是不容易。總體來說,我覺得是條很技巧很連續的經典難路線
Day2. Högberget
- Karl Alfred (6-) – Lead
Panic on the wall and take once🙈 不知道為什麼,覺得很不信任自己放的保護點

- Lattja (6+) – Lead; second clean the gears
超級無敵pumpy的sloper裂隙,讓我在岩壁上完全慌了手腳。在難關的地方放了一個0.2和0.3的小號cam,然後我就放棄了 (哭) … 實在太可怕了。在決定放棄的剎那,我其實對自己很失望,但是我對最後的兩個小號cam實在不信任,然後真的是Pump到回不去,再加上難關的手指裂隙很潮濕,評估了一下之後,決定請求朋友支援,感謝Misha拯救裝備。我已經很久很久很久沒有爬不完一條路線,傳攀的能力還是要再練練。結論是不要高估自己,也不要低估路線!


心得
Bohuslän是訂級很硬的岩場,但是路線真的超級超級棒! 自從周末回來後,我心心念念想著那邊的路線,恨不得馬上再回去繼續爬。在傳攀時,心理壓力比運攀大很多,因為並不是到處都有地方可以放置保護點,對自已放置的保護點的信任程度也在這場心理遊戲中,佔了很大部分。這兩天爬下來,總覺得放不開身體做動作。我爬的這些路線,其實都有很多裂隙可以放保護,但是並不是放好放滿就功德圓滿。帶太多岩械會增加太多重量,每放置一個岩械就會消耗一些耐力,所以要如何在安全/重量/耐力,三個考量點下拿捏保護支點的放置,真的是需要經驗累積。